伊本•易司哈格所著的先知生平裡的寬容和強迫

約瑟夫•S•斯波爾(Joseph S. Spoerl)*

引言

對當代穆斯林作家來說,尤其是在向非穆斯林讀者講話時,強調古蘭經中的一節經文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也就是古蘭經2:256:「對於宗教,絕無強迫。」伊斯蘭的護教者們越來越多地用這節經文來申明對宗教的無條件寬容為慣例,並以此來反駁那些將伊斯蘭描述為不寬容的說法。例如,二十世紀中期的埃及愛資哈爾清真寺(Al Azhar)教長馬哈茂德•沙爾圖特(Mahmud Shaltut)寫道:「古蘭經清楚地教導我們,真主不希望人們通過武力和強迫成為信士,而只希望人們通過學習、反省和沉思成為信士。」沙爾圖特補充說,「任何人都絕對沒有理由…認為…宣揚伊斯蘭使命的方式之一就是通過刀劍或戰鬥來改變信仰。」沙爾圖特將穆罕默德(570—632)描述為「最不傾向於使用強制手段的先知」。當代瑞士穆斯林學者塔里克•拉馬丹(Tariq Ramadan)寫道,這節經文要求的不僅僅是寬容,「在權力關係中帶有一些屈尊俯就的意味」,卻要求穆斯林「超越寬容,去學習、傾聽和承認他人的高貴之處」。另一位當代穆斯林作家盧埃•薩菲(Louay Safi)堅持認為,在伊斯蘭道德倫理中,「一般的規則是,沒有人要被強迫接受伊斯蘭。」美國什葉派穆斯林作家雷:阿斯蘭(Reza Aslan)把禁止宗教強制行為描述為「古蘭經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

我會認為,這個關於古蘭經2:256的解釋按穆罕默德的生平的背景很難站得住腳,正如現存的最早的穆罕默德的傳記中所講述的那些,該傳記叫做《真主先知的生平》(the Life of the Prophet of God)(Sirat Rasul Allah),作者是伊本•易司哈格(Ibn Ishaq)(卒於767年),由伊本•希沙姆(Ibn Hisham)(卒於833年)編輯。F•E•彼得斯(F. E. Peters)告訴我們,伊本•易司哈格的傳記或稱穆罕默德生平傳記(Sira)構成了伊斯蘭傳統中幾乎所有後來的穆罕默德傳記的基礎。用彼得斯的話來說,它是「穆罕默德的經典和權威傳記」。奧米德•薩菲(Omid Safi)把伊本•易司哈格的穆罕默德生平傳記描述為「最古老、最可靠」的穆罕默德傳記,並像彼得斯一樣強調,「它為後來所有傳記提供基礎」。此外,幾個世紀以來,伊本•易司哈格的傳記或穆罕默德生平傳記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解讀角度,穆斯林學者透過這個視角試圖理解古蘭經,通過為啟示經文識別上下文(asbab al-nuzul),這些經文是從610年到632年在急劇多變的情況下以零碎的方式啟示給穆罕默德。一個相關的觀點是,經典的伊斯蘭古蘭經解經遵循廢除教義,根據這一教義,通過研究向穆罕默德啟示經文的時間順序,可以解決古蘭經中的矛盾之處。據說在兩段相互矛盾的經文中,其中一段後來在穆罕默德的生活中得到的啟示應該取代另一段。事實上,古蘭經2:256和後來的古蘭經9:5之間的明顯矛盾導致一些傳統解釋斷言古蘭經2:256被古蘭經9:5廢除了。因此,傳統穆斯林學者一直認為,古蘭經的解釋需要詳細了解穆罕默德的生平,可以通過閱讀伊本•易司哈格的穆罕默德生平傳記獲取。

另外重要的一點是,古蘭經一再要求穆斯林服從和仿效穆罕默德;事實上,伊斯蘭正統教義堅持認為穆罕默德享有真主賜的豁免權,免於犯罪和錯誤。然而,人們只能通過求助於穆罕默德生平傳記和(後來的)聖訓合集來了解穆罕默德的教導和榜樣,因為古蘭經幾乎沒有告訴我們有關穆罕默德的任何資訊。因此,對一個傳統的穆斯林來說,研究這些材料就像研究古蘭經一樣重要。正如偉大的法學學者穆罕默德•沙斐儀(Muhammad al-Shafi)(767—820)所言,「接受真主的書中(所記錄的)對真主的責任的人,就應該接受使者的遜奈(sunna),這是真主的命令,命令他所造的人服從使者,並聽從他的決定。」傳統的教導是,穆罕默德告訴他的追隨者,「你們當中無人信我,直到有人愛我超過他的妻子,孩子,自我,和所有的人,」傳統伊斯蘭學者是這樣解釋這些話的意思:「對先知的愛…意味著服從他而不是違背他的意願,這是伊斯蘭的義務之一。」穆罕默德語錄(聖訓)合集中最受人尊崇的《布哈里聖訓》(Sahih Bukhari)引用了穆罕默德的話,「誰服從我,誰就服從真主,誰不服從我,誰就不服從真主。」

當然,我們可以挑戰伊本•易司哈格所著穆罕默德生平傳記的歷史可靠性,以及他對古蘭經的解釋。本文將透過穆罕默德生平傳記的眼光審視古蘭經,尤其是古蘭經2:256,關於穆罕默德生平傳記的準確性的問題,我將完全不加考慮。那些認為穆罕默德生平傳記根本不可靠的人必須要麼在非常有限的證據上重新描繪穆罕默德,這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要麼承認我們對「真實的」穆罕默德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後一個結論很可能意味著,包括古蘭經2:256在內的古蘭經的大部分內容,對我們來說是費解的。無論如何,拒絕有關穆罕默德的傳統文獻,如穆罕默德生平傳記,對傳統的穆斯林來說似乎是不可接受的,因為這樣做將使履行伊斯蘭的核心職責,也就是服從和仿效穆罕默德為榜樣,變為不可能。毫無疑問,對於思想不那麼傳統的穆斯林,總能發現新的解釋策略以便探索,但那些新策略將不是本文的重點,本文僅限於談論伊本•易司哈格所著的先知生平中所描述的容忍和強迫。

結論

那麼,古蘭經所說的「對於宗教,絕無強迫」是什麼意思呢?在穆罕默德的整個傳記中,這句話只被提到過一次,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實際上相當於對宗教強迫的威脅,而穆罕默德自己的行為顯然意味著對多種宗教強迫的認可。如果穆罕默德是最權威的古蘭經解讀者,並且如果現存最早的穆罕默德傳記是最可靠的關於他思想和實踐的指南,那麼我們必須得出結論,不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句話並不支持任何一種像我們現代西方關於宗教自由的想法。(或者,如果是這個意思,那麼這節經文顯然已經被後來的古蘭經9:5經文所廢除。)

法赫爾•丁•拉齊(Fakhr al-Din al-Razi)(1149—1209)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強調那個定冠詞,「對於這個宗教,應當絕無強迫」,關於其中的「這個宗教」,他的意思是伊斯蘭和在伊斯蘭之前的經文傳統,但不是異教或多神論(或者可能是在穆罕默德之後建立的宗教),在那些宗教中宗教強迫是完全合適的。這種古蘭經2:256的解釋方式面臨一個挑戰,伊本•易司哈格非常清楚地表明,穆罕默德甘心情願地想要強迫猶太人皈依,只是出於務實的理由就摒棄了這個政策,而不是出於宗教或道德原則的原因。事實上,正如我們所見,在穆罕默德還在試圖強迫猶太人皈依的時候,在他決定接受猶太人的稅款來代替皈依之前,只有在這個時候,伊本•易司哈格才唯一的一次提及這句話。

魯迪•帕雷特(Rudi Paret)提出了另一種解釋,他認為這節經文並不是一種規定,而是一種順從的表達,關於信仰的內在認同不能像外在行為那樣被強迫。這種解釋沒有明顯的錯誤,甚至可能是對的。畢竟,穆罕默德迫使過許多人皈依,他對此作為毫無顯示出愧疚之心,而且,雖然表面上他滿足於皈依者外在行為的附和一致,但他肯定也會希望得到他們內心的贊同。

然而,也許最安全的方法是,承認我們確實不知道這節經文的意思。如果古蘭經2:256在指導穆罕默德的佈道和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們會期望在現存最早的穆罕默德傳記中找到這方面的證據,而這樣的證據可以指導我們解釋經文。然而,事實上,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穆罕默德生平傳記中沒有證據表明古蘭經2:256在指引穆罕默德的個人言行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整本穆罕默德生平傳記中只涵蓋了一次對此經文的提及,而且是非常模棱兩可的一句話。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關於穆罕默德的第二部最重要的傳記,瓦基迪(Waqidi)的《戰役之書》(Kitab al-Maghazi)甚至沒有涵蓋任何對古蘭經2:256的暗示,但確實記載了大量穆罕默德和他的同伴關於宗教強迫的例子。我們必須為自己找到一個讓人信服的負面結論:以整本古蘭經和穆罕默德生平為背景來閱讀這節經文,這節經文並非像雷•阿斯蘭,塔里克•拉馬丹,馬哈茂德•沙爾圖特,盧埃•薩菲想要曲解的那樣規定了任何某種對宗教的寬容。另一個結論似乎也是有道理的,那就是,當代的伊斯蘭主義者表現出不寬容時,原因可能不是他們不了解穆罕默德的傳統傳記,而是對它太熟悉了。

約瑟夫•斯波爾(Joseph S. Spoerl)是新罕布什爾州曼徹斯特市(Manchester)聖安塞爾姆學院(Saint Anselm College)哲學系教授。

參考書目

這篇文章翻譯自Joseph S. Spoerl的在線文章「TOLERANCE AND COERCION IN THE SIRA OF IBN ISHAQ」的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

https://www.academia.edu/12425114/_Tolerance_and_Coercion_in_the_Sira_of_Ibn_Ishaq_The_Levantine_Review_Volume_4_No_1_Spring_2015_pp_43_66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